刻舟求剑文言文_刻舟求剑文言文翻译

       大家好,我很乐意和大家探讨刻舟求剑文言文的相关问题。这个问题集合涵盖了刻舟求剑文言文的各个方面,我会尽力回答您的疑问,并为您带来一些有价值的信息。

1.������������

2.刻舟求剑这篇文言文的意思?

3.刻舟求剑的文言文练习及答案

刻舟求剑文言文_刻舟求剑文言文翻译

������������

       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。”舟止,而剑不行,而剑却不会和船一起前进。”船停止以后,求剑若此:楚人有涉江者?

       原文:“是吾剑之所从坠。他急忙用刀在船沿上刻了一个记号,而剑却不会和船一起前进,他的剑从船上掉进了水里:“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,不亦惑乎。船已经向前行驶了很远,像这样去找剑!

       译文

       译文,曰,说,像这样去找剑,遽(jù)契(qì)其舟:有一个渡江的楚国人,不是很糊涂吗。舟已行矣,不是很糊涂吗,其剑自舟中坠于水,这个人从他所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找剑船已经向前行驶了很远

刻舟求剑这篇文言文的意思?

       刻舟求剑的文言文及翻译如下:

原文

       楚人有涉江者,其剑自舟中坠于水。遽契其舟,曰:“是吾剑之所从坠。”舟止,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。舟已行矣,而剑不行,求剑若此,不亦惑乎!

译文

       楚国有个渡江的人,他的剑从船中掉到水里。他急忙在船边上用剑在掉下剑的地方做了记号,说:“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。”船停了,(这个楚国人)从他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寻找剑。船已经航行了,但是剑没有行进,像这样寻找剑,不是很糊涂吗!

注释

       1、涉:过,渡。

       2、者:……的人,定语后置的标志。

       3、其:他的,代词。

       4、自:从。

       5、坠:落。

       6、于:在,到。

       7、遽:急忙,立刻。

       8、契:通“锲”,用刀雕刻,刻。

       9、是:指示代词,这,这个,这儿,这样。

       10、吾:我的。

       11、之: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。

       12、所从坠:从剑落下的地方。坠:落下

       13、其:他,代词。

       14、求:找,寻找。

       15、之:剑,代词。

       16、矣:了。

       17、而:然而,表转折。

       18、若:像。

       19、此:这样。

       20、不亦惑乎:不是很糊涂吗?惑,愚蠢,糊涂。“不亦......乎”是一种委婉的反问句式。

       21、止:停止,指船停了下来。

寓意

       剑落水中只会沉底,这是普通常识。船走远了,还要在船底下找那早掉下水去的剑,真是愚蠢可笑。假使船是静止的,剑沉水底,在船的落剑处刻上记号顺着记号下水找剑,自然有可能找到。无奈剑沉水底就不动了,船却在不断移动。这个客观事实没在求剑的人的头脑里得到反应。

       他一心以为剑从哪里落下去,就从哪里去找,必能找到。他的认识同客观事实不一致,结果自然只有失败。用这样一个比喻来讽刺死抱着教条的人,非常有力。这则成语包含着两层道理。一层是,人的思想认识如果不符合客观实际,就不会把事情做成功。

       另一层是,客观实际是不断发展变化的,如果把陈规旧章当成解决新问题的法宝,也要闹笑话。作者这种思想是朴素的唯物思想,辩证思想。

刻舟求剑的文言文练习及答案

       刻舟求剑: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。典出《吕氏春秋·察今》记述的一则寓言,说的是楚国有人坐船渡河时,不慎把剑掉入江中,他在舟上刻下记号,说:“这是我把剑掉下的地方。”当舟停驶时,他才沿着记号跳入河中找剑,遍寻不获。该寓言劝勉为政者要明白世事在变,若不知改革,就无法治国,后引伸成不懂变通、墨守成规之意

       原文 楚人有涉江者,其剑自舟中坠于水,遽(jù)契(qì)其舟,曰:“是吾剑之所 刻舟求剑 漫画

       从坠。”舟止,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。舟已行矣,而剑不行,求剑若此,不亦惑乎!

       译文

        译文 有一个渡江的楚国人,他的剑从船上掉进了水里。他急忙用刀在船沿上刻了一个记号,说:“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。”船停止以后,这个人从他所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找剑。船已经向前行驶了很远,而剑却不会和船一起前进,像这样去找剑,不是很糊涂吗?

       “刻舟求剑”和“守株待兔”;都含有“拘泥不知变通;做根本做不到的事”的意思。但“刻舟求剑”重于“刻”和“求”;强调虽然主观上努力;但不注意变化了的客观情况;不能相应地采取适当的措施;“守株待兔”重在“守”和“待”;强调主观上不努力;仅想坐守等待;侥幸得到意外收获。

       原文

       楚(周代国名,都城在今湖北江陵县北)人有涉江者,其剑自舟中坠于水。遽(jù)契(qì)其舟,曰:“是吾剑之所从坠。”舟止,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。舟已行矣,而剑不行,求剑若此,不亦惑乎? ————节选自《吕氏春秋·察今》

       译文

       有个想乘船渡江的楚国人,他的剑从船上掉在水里。他急忙在剑掉下去的地方刻下记号,说:“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。”船停了,他从雕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寻找剑。船已经前进,但是剑不会随船前进,像这样找剑,不是很糊涂吗  刻舟求剑 漫画

       注释

       1.涉--渡,由后文的“舟”得出。 2.者--……的人,定语后置的标志。 3.其--他的,代词。 4.自--从。 5.坠--掉,落。 6.于--在,到。 7.遽--立刻,急忙,马上。 8.契--雕刻。 9.是--指示代词,这儿。 10.吾--我的。  刻舟求剑 漫画

       11.之--结构助词,不译。 12.所从坠--从剑落的地方。 13.其--他,代词。 14.者--……的地方。 15.求--找。 16.之--剑,代词。 17.矣--了。 18.而--但是。 19.若--像。 20.此--这样。 21.不亦惑乎--不是很糊涂吗?“惑”,迷惑,糊涂。“不亦......乎”是一种委婉的反问句式。

       主要批评

       刻舟求剑是一个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语,一般比喻死守教条,拘泥成法,固执不知变通的意思。以静止的眼光来看待变化发展的事物,必将导致错误的判断。文中的楚人正是犯了这样的错误。

       揭示道理

       这个故事告诉我们:世界上的事物,总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,不能凭主观做事情。人不能死守教条。情况变了,解决问题的方法、手段也要随之变化,否则就会失败。告诫人们不能片面、静止、狭隘地看待问题。

       ipanzhi助人为乐是一种美德

       好了,今天关于“刻舟求剑文言文”的话题就到这里了。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讲解对“刻舟求剑文言文”有更全面、深入的了解,并且能够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。